(通讯员:马琪)根据学校、公司党委和支部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安排,10月29日下午,bevictor伟德大学英语二部党支部书记马琪给支部党员讲授了题为《中国梦和美国梦之比较》的专题党课,从美国梦的含义、中国梦的深刻含义和中国梦与美国梦之区别三个方面展开讲授,坚定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公司党委书记左愿远参加了支部会议。

首先,马琪讲到,《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四单元A篇文章Tony Trivisonno’s American Dream,文章讲述了意大利移民托尼来到美国,通过勤奋和才干,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农场主人,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作者回想托尼的经历,认为他和美国最伟大的实业家一样高大、自豪。他们都通过同样的路径,本着同样的价值观和原则获得了成功:远见、执着、自制、乐观、自尊,以及最重要的,正直。美国梦有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们更要超越美国梦,追求中国梦。
“美国梦”一词,1931年5月由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诺•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1878-1949)在他所著的《美国史诗》(Epic of America)中第一次提出,随后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变得家喻户晓。美国梦就是美国人在建立、开拓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个人成功为目标,通过个人不懈奋斗白手起家的理想,它是美国价值体系的通俗表达,集中体现了美国价值观。美国梦的终极目标是个人成功,即成为英雄。个人成功的直接标志就是实现富有。但是,富裕不是成功含义的全部,与成功相关的还有两种更深层次的含义:社会地位、自我实现。美国梦的核心内容是“白手起家”,就是靠个人的不懈努力,逐步改善生活处境。
接着,马琪讲到,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阐述了“中国梦”。 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再次引起了中华民族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深切关注,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而是一种特定的、整体性的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是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内涵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及意义在于中国梦不只是简单的大国崛起,而是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表达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所贡献的雄心壮志。
最后,马琪谈到中国梦与美国梦之区别。个人主义是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中国梦是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是集体主义。中国梦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必须”勾画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通过此次党课学习,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决心发扬中华文化中追逐梦想的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投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守初心,担使命,立德树人,凝心聚力搞好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真正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实现者。